《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》课程教学大纲
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1 课程编码:U12P71034
2.课程名称(中文):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课程名称(英文):C Programming Experiment
3.学时/学分:16学时/1学分
4.先修课程:C语言程序设计
5.开课单位:管理学院
6.开课学期(春/秋/春、秋):春
7、课程模块:学科专业课程
8、课程类别:实践实训
9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:
教材:无
教学参考书:
C语言程序设计(第2版∙新版)(美)Brian W.Kernighan /(美)Dennis M. Ritchie著,徐宝文/李志译/尤晋元审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
C语言程序设计:现代方法(第2版) (美)K.N.King著,吕秀锋、黄倩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
明解C语言.入门篇/(第2版) 柴田望洋著 管杰, 罗勇, 杜晓静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
二、教学目的和任务
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作为一门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科学课程,具有极强的实践性,应该使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编程开发的能力。因此,在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完成后安排课程实验教学环节,从而让学生有效地理解理论课程内容,体会C语言开发的概念、方法,亲身感受C语言开发环境,掌握C语言编写、编译、调试、运行等方法及有关工具。
三、教学内容、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
四.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
本课程实验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:
实验1 熟悉c语言开发环境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1
实验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1
实验3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2
实验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2
实验5函数的应用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2
实验6数组的应用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2
实验7指针的应用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2
实验8结构体的应用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2
实验9文件的应用
每组人数:1 实验时数:2
五.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
学时 |
实验名称 |
课内总学时 |
理论教学 |
实践教学 |
课外学习 |
备注 |
实验1 |
熟悉C语言开发环境 |
|
|
1 |
|
|
实验2 |
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|
|
|
1 |
|
|
实验3 |
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|
|
|
2 |
|
|
实验4 |
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|
|
|
2 |
|
|
实验5 |
函数的应用 |
|
|
2 |
|
|
实验6 |
数组的应用 |
|
|
2 |
|
|
实验7 |
指针的应用 |
|
|
2 |
|
|
实验8 |
结构体的应用 |
|
|
2 |
|
|
实验9 |
文件的应用 |
|
|
2 |
|
|
合计 |
|
|
|
16 |
|
|
六.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
本课程实验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包括学会独立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,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,能通过独立思考、查阅工具书、参考文献,寻找解决方案。实验完成后,要求写出具体实验步骤,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解决问题的方法;提交正式课程实验总结报告打印版及电子版各一份。
七.其他说明和注意事项
1. 教学方法:自行动手实践,完成实验课程编程练习,验证理论教学内容。
2.教学质量分析和改进: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,不断修改与完善,确保课程质量标准的持续改进和有效性;
3. 首选教材:C语言程序设计(第2版∙新版)(美)Brian W.Kernighan / (美)Dennis M. Ritchie著,徐宝文/李志译/尤晋元审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;
二选教材:C语言程序设计:现代方法(第2版) (美)K.N.King著,吕秀锋、黄倩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;
参考书目:明解C语言.入门篇/(第2版) 柴田望洋著 管杰, 罗勇, 杜晓静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;
4.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(道德行为规范、作业规范、实践规范等)。
学生应遵守《西北工业大学学生手册(本科生)》里有关学术诚实的条例。准时上课并在上课期间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。按要求完成并按时提交作业,杜绝各种形式的抄袭。个人作业应独立完成,小组作业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,与组员共同完成。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,做好充分复习准备,遵守考场纪律,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。无
八.考核形式
实验操作。其中实验过程成绩占总成绩的40%,课程实验总结报告占总成绩的60%。
课程负责人签名:
专家组审核意见: 专家组长签名:
审核日期:
开课单位审定意见: 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名:
审定日期: